申论范文:推进基层治理 实现社会善治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解决民生话题已然成为迫切命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维护国家政权安全的高度,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领导,用心用情用力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方法,已然成为当前基层治理的重大课题,成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基石。
以共建共治共享,开拓基层治理新局面。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若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单靠政府的努力是不够的,难免会出现供需不匹配的现实困境。 对于个人来说,加强社会参与能够丰富社会生活,充实个人的社会本质;可以促进相互学习,锻炼意志、培养能力、完善人格。只有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成为能动的、活跃的主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于社会组织而言,参与基层治理能够激发治理活力,拓宽治理参与渠道,优化资源配置,公共服务的质量;能够通过各色活动,民众对自身权利的意识;能够更好的联系基层、贴近基层,了解基层治理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只有让社会组织参与其中,才能更好的构建和谐、有效的社会治理体系。因此,基层治理离不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以创新工作方式,激活基层治理新前景。基层治理的核心是人,关键靠人,要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专业化基层工作者队伍,壮大城乡基层治理骨干力量。近年来,四川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主任,“一肩挑”比例达97.5%;研究出台《四川省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指导市州建立社区专职工作者“选育管用”制度体系;建成社工站点1.4万余个,构建市域四级社工服务体系,在全国第一批实现县乡两级社工站点,完善社会动员机制,把更多力量充实到基层。不仅如此,各地还根据实际挖潜创新。利用快递小哥跑得广、跑得细,能发现很多问题的优势,创新快递员+基层治理的方式,社区工作效率和治理效能显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皆告诉我们,唯有通过基层治理方式方法的创新,才能围绕群众的诉求,提供便利、贴心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
细处着墨,精描细画。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毛细血管”,也是群众感知基层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温度的“神经末梢”。只有聚焦可操作、易感知、能受益的一件件民生实事,优化基层治理服务供给,才能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让百姓幸福有质感。
(责任编辑: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