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常识之地理常识——大气的垂直分层
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每个圈层的物质构成和特点各不同。其中大气圈和我们的生产生活最为密切,且是厚度的圈层。
地球上的大气总质量约为5.5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大气随着高度的增加愈来愈稀薄。人们把极光出现的高度1200km,定为大气上界。
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故将大气自下而上分为5层,即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一)对流层
对流层是地球大气的最底层,其厚度自地面向上起算,平均为10~12km。
对流层在整个大气层中厚度虽薄,但却集中了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主要的天气现象如云、雾、雨、雪,雷电等都出现在此层。且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0m,气温下降约6℃。因而它是天气变化最为复杂、对人类生活和生活影响的层次。
(二)平流层
从对流层顶到50~55km高度的大气层称为平流层。平流层内空气多做水平运动,对流微弱,气流比较平稳,能见度较好,晴空万里,空气阻力小,对于飞行来说,是有利的一面;但空气稀薄,飞机对操纵的反应较迟缓,则又是不利的一面。
(三)中间层
从平流层顶到85km左右的大气层称为中间层。该层的特点是:由于臭氧减少,且氮、氧等气体所能吸收的波长更短的太阳辐射已被上层大气吸收,因而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递减,到此层顶可降到-83℃以下。
(四)暖层
从中间层顶到800km左右的大气层称为暖层,也称热层。暖层大气直接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使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白天气温可达1700℃,夜间最低也有200℃左右。
(五)散逸层
800km高度以上的大气层,统称为散逸层,它是大气的最上层。该层空气极其稀薄,温度高达数千摄氏度,大气粒子能克服地球引力而逸入外层空间。
【试题练习】
宋代词人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请问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 )。
A.对流层空气上热下冷,空气不稳定性
B.平流层臭氧含量高,吸收较多太阳辐射温度低
C.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
D.平流层空气稀薄,升温作用不明显
【解析】
本题答案为C。“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说明对流层气温分布特点是随高度上升,气温降低。选项A错误,对流层空气上冷下热;选项B错误,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对紫外线有过滤作用,和题干无关;选项D错误,平流层气流稳定,晴空万里,利于飞机飞行。
(责任编辑:李明)
- 2025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间:3月份
- 2025山东事业单位招聘统考公告即将发布
- 章丘人社局:2025年济南章丘区事业单位初级综合类岗位招聘拟与省属招聘同步
- 2024四川南充市融媒体中心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开考核招聘体检公告
- 2025广东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费建波特聘教授团队招收辅助管理人员1人公告
- 2025山东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将于3月份举行
- 2025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公开招聘笔试时间及相关事项公告
- 2025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第一批次招聘应届毕业生笔试公告
- 2024重庆市武隆区教育事业单位赴高校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重庆站)报考情况公布
- 2024湖南省长沙市儿童福利院公开招聘编外合同制人员考核公告